• 微信公众号
  •  

请正确输入关键词!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临时栏目 > 论文发表

试析我国道路货物运输行业

时间: 2015-05-05 作者:
【字体:
打印

周亚明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摘 要:道路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综合运输体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出现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道路运输枢纽网络逐渐形成,全社会货运需求增长迅速,道路货运经营业户数量不断增多,道路货物运输运力水平不断增强,道路货物运输信息化程度不断完善的良好局面。但是,在看到道路货运业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到道路货运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找到解决对策,以保证道路货运业能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道路货物运输;信息化建设;集约化发展;完善法律法规
  
  道路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是综合运输体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道路货物运输同样因为、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运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运力水平不断增强、运输量不断增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道路货物运输业逐渐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在看到道路货运业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到道路货运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找到解决对策,以保证道路货运业能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我国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发展现状
  1.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道路基础设施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我国道路交通运输网络的规模和能力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道路运输系统。特别是2000年以来,全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迅速加快,道路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迅速提高,使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具备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如图1所示)。
  截至2013年底,我国道路网总里程已达435.6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通车里程达10.44万公里,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中等城市;普通干线公路基本实现了对县级以及县以上行政区的连接和覆盖,以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干线公路网已经将全国大中型城市、交通运输枢纽、工农业生产基地、商贸中心和一些重要口岸等主要的客货运输集散地连接起来,这样就为中长距离的道路货物运输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道路运输枢纽网络逐渐形成
  公路运输枢纽是在公路运输网络节点上形成的货物流、旅客流及客货信息流的转换中心。2007年,原交通部出台《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它依托国家高速公路网,确定到2020年在全国196个具有较大容量和特殊交通区位条件的重要节点城市构建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其中12个为综合枢纽),1992年确定的45个公路主枢纽也已全部纳入布局规划方案,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居主导地位。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的137个城市,包括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及部分地级城市,该规划对于发挥道路运输的集疏作用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道路货物运输的整体效率。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加大对物流业的支持力度,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确定了包括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等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物流节点及区域物流节点的部分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已经相继建成使用,部分现代物流园区已经具有较为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看出,道路运输枢纽分布日趋广泛,布局更加合理,设施更加先进,功能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枢纽网络正在逐步形成,服务道路货物运输的能力在进一步增强。
  3. 全社会货运需求增长迅速
  从我国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1945—2012年货物运输量(如图2所示)和货物周转量(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道路货物运输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并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2年其所占比例为77.8%,这说明了道路货物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提高。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我国道路货运业比较落后,1950年道路货运量仅有11729万吨,道路货物周转量仅有11.9亿吨•公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道路货运开始快速发展,2005年道路货运量已经达到了134778万吨,是1978年的15.8倍,道路货物周转量达到8 693.19亿吨•公里,是1978年的31.7倍。显而易见,2005年至2012年道路货运的发展十分迅速,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3.2%;与此相对应,道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5.5%。
  4. 道路货运经营业户数量不断增多
  近年来,道路货物运输行业发展比较迅速,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经营业户数不断增多。截至2010年底,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经营业户数共计6866345户,其中从事普通货物运输的企业5859074户(占总经营业户数的85.3%),货物专用运输企业41702户,危险货物运输企业9271户。在所有的道路经营业户中,拥有100辆及以上车辆的企业有9669家(仅占经营业户总数的0.14%),个体运输业户6158979户(占总经营业户数的89.7%)。在道路货物运输类别上,普通货物运输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专用货物运输其次,大件货物运输和危险品货物运输在道路货运市场中所占比例较低。在经营主体结构上,之所以存在道路货物运输业呈现出“多、小、散、弱”的局面,主要是因为个体运输业户在整个道路货运经营业户中占有绝对多数的地位。
  5. 道路货物运输运力水平不断增强
  截至2012年底,全国营运载货汽车共1253.19万辆,是2006年全国营运载货汽车总数的2倍,平均吨位6.4吨/辆。在所有营运载货汽车中,专用载货汽车只占68.61万辆,而平均吨位5.9吨/辆的普通载货汽车却有1184.58万辆,这种车辆结构很不合理。尽管我国营运载货车辆数最近几年在迅速增长,但在车辆结构方面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专用载货汽车所占比例还未真正提高,具有高效、节能运营特征的甩挂运输发展较为缓慢,以小型车、栏板车为主的提供低品质运输服务的普通载货车辆仍占据着道路货运市场的较大份额,这与道路货运市场日益增长的高品质运输需求背道而驰。
  6. 道路货物运输信息化程度不断完善
  截至2010年底,各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网站,主要功能是提供道路客货运输相关的政策信息和开展电子政务工作。各地的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道路货运企业也已经建立起自己的货运信息平台,利用GPS和GIS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时监控企业车辆运营状态,进而加强对货物运输的信息化管理。有的管理先进、规模足够大的企业甚至建立起了能够覆盖全国的货运信息系统。但是,多数的道路货物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仍然不高,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于这些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比较窄,信息获取手段比较单一,大多还是通过货运代理在货运信息市场寻求经营信息。因此可以说,尽管我国道路货运信息化建设在全面发展,但总体而言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二、我国道路货物运输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尽管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但是,也要看到在道路货物运输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 经营主体多、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运输组织松散、竞争能力弱
  这些仍是道路货物运输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道路货运业经营主体呈现明显的“多、小、散、弱”特点,缺少能够稳定市场并带动行业技术进步,能够引领行业规模化、网络化经营的骨干龙头企业。
  2. 道路货物运输组织化程度低,运力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不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道路货运专用载货汽车数量严重不足,使得集装箱货物运输、大件货物运输、危险品货物运输以及冷链货物运输等专业货物运输的发展速度相对比较慢。另外,道路货运车辆的平均空驶率还存在比较高的情况。
  3. 道路货运市场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道路货运市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还较为滞后,道路货运市场管理体制亟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一些地方的道路货运市场还存在某种程度的竞争无序的局面。目前采用的条块结合的道路运输管理模式亟待改革,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在客观上造成机构膨胀和人员臃肿的问题。
  4. 道路货运技术装备水平低,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还未在全行业得到普遍应用
  这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设备的技术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营管理对现代信息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程度还很低;货运站场设施设备简陋,物流信息化和运输智能化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
  5. 运输生产和管理方式比较落后,信息化水平低
  道路货运市场内存在大量的个体运输业户,它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货运代理获取货运市场信息,使得运输生产经营的发展与个体运输业户的经营观念形成较大的关联,进而使得市场经营行为中的随意性较强。
 
  三、对我国道路货物运输发展的建议
  1. 积极培育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促进道路运输行业集约化发展
  要从市场进入、车辆更新、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骨干企业,引导行业发展。要发挥龙头骨干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对中小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业户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以此来促进运输市场经营主体结构得到改善、市场集中度得到提高,促进道路运输业组织化程度、集约化水平的提升。
  2. 推进信息化建设,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道路运输发展质量
  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基础管理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建设和完善服务于社会公众的道路运输专业网站和多种媒体服务,及时发布各类服务信息,实现道路运输业务网上办理;推动道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引导企业接入道路运输信息系统,鼓励引导有实力的道路货运企业建立车辆调度、货物实时查询、订单处理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推广新型物联网先进技术,提高运输生产的智能化程度;加快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3. 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法律法规
  针对道路货运的实际发展现状,并结合综合运输、现代物流、城乡和区域运输一体化、节能减排等要求,调整和修改道路运输相关规定和内容。完善相关法律及管理规章,推动道路货运行业的法制建设和加强地方性道路运输的法制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