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
  •  

请正确输入关键词!

您的位置 : 首页 > 会员风采 > 业务纪实

ITER项目超导体国内段运输操作

时间: 2015-07-20 作者:
【字体:
打印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建造约需10年,耗资50亿美元(1998年值)。ITER装置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克马克,俗称“人造太阳”。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我国参加ITER计划谈判,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ITER谈判联合小组代表我国政府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草签了ITER计划协定。这七方包括了全世界主要的核国家和主要的亚洲国家,覆盖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我国参加ITER计划是基于能源长远的基本需求。2013年1月5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宣布,“人造太阳”实验装置辅助加热工程的中性束注入系统在综合测试平台上成功实现100秒长脉冲氢中性束引出。

  中国外运在成功中标ITER项目超导体全程运输后,在2015年3月正式开启运输操作,截至7月,共操作三批次运输,全部完好无损的运往法国和意大利。
  此类超导体运输任务要求高,属于高精密度科研设备,且有加速度的控制要求,设备货值每批次达到上亿人民币。
 
\"ITER研究中心教授参加设备装车发运仪式.jpg\"
ITER研究中心教授参加设备装车发运仪式
 
\"车辆在码头吊车前解绑扎准备吊装上船.jpg\"
车辆在码头吊车前解绑扎准备吊装上船
 
 
  国内陆运段需克服各种道路运输难度,同时保证设备在车板上不发生瞬间震动:
  1、从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出发,目的地上海洋山港,途经合肥市区,需要提前进行路堪,最高设备3.85米,加上设备顶部突出的螺栓后最高为3.95米,需对桥梁、电线等进行测高查验。
  2、设备在车板上有加速度要求,每件设备配备了四个加速度标签条,震动需控制在5g以内才能正常交接设备。
  3、运输时间根据船期来确定,路途中需保证到港时间,在既要有时效性的前提下,还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4、设备在制造厂房内装箱,但是运输车辆的车板不能完全进入厂房,需要在厂房外架设汽车吊来进行二次吊装来装车,增加了装车时的风险。
  通过前三批次的设备运输操作,给后续的设备运输提供了强有力的经验和保证,中国外运将继续高效、优质的完成ITER项目超导体及后续大件设备的运输。
 
\"设备吊装进集装箱船出口欧洲.jpg\"
设备吊装进集装箱船出口欧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