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
  •  

请正确输入关键词!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临时栏目 > 理论探讨

观点:恼人的弃水

时间: 2015-03-06 作者:
【字体:
打印

  2014年是我国少有的水电大发年,水电发电量106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占全国发电量的19.2%,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受水电大发的影响,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653小时,同比增加293小时。

  水电大发是因为来水丰富,来水丰富了,弃水的可能性就增加。从2014年的整体情况来看,少数几个水电大省的水电弃水问题相当严重。在云南,据报道2014年夏季汛期,金沙江中游、澜沧江大型水电及大量中小型水电普遍出现了弃水现象,某些时段云南全省持续日弃水电量达3.3亿千瓦时;深秋10月,有时日弃水电量在1.6亿千瓦时以上。在四川,水电的弃水问题也非常严重,去年全年的弃水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

  我国的水能资源世界第一,总量约占全球的六分之一,具有较优越的开发条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水电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国水电装机达30183万千瓦 (含抽水蓄能2183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2.2%;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水电发挥着节能减排生力军的作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曾这样比较:我国水电一年的新增量,大约与排在清洁能源第二位的风电或者排在第三位的核电的全年发电量相当,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水电无疑是替代化石能源的第一主力。

  任何不能充分利用好水能资源的国家,都不可能实现有效减排。

  但令人遗憾的是,好不容易建起了电站,却大量弃水,“滔滔江水滚滚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清洁能源白白浪费,太可惜了!关于弃水原因的分析很多:或者是由于某些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水电大规模集中投产,负荷增量远小于电源装机容量的增加,电网发电能力远超市场总用电需求,造成在系统高峰负荷期间也要弃水;或者是本为规划外送的电力,却由于外送输电通道建设不同步、不配套而导致弃水;或是某些地方因水电比重大,汛期水电大发时,因系统调峰运行需要产生弃水。当然,电价机制不合理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就在有些地方大量弃水的同时,该地区的输电通道也并没有完全满送,输电潜力实际上未充分发挥。

  原因找到了,问题能否真正解决,取决于对水电地位的认识,取决于能否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电新闻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