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不足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危险”。集团暨股份公司年中工作会上,范集湘董事长此言一出,振聋发聩,催人惊醒。知不足而后进。在企业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期,在全年任务目标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段,公司把能力建设做为一个重要课题提出来,体现了直面问题、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体现了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责任意识;体现了锐意创新、超越自我的决心勇气。
企业的生存发展依靠强大的竞争力,能力是集团发展的坚实基础。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总部、决策层、经理层、管理层、执行层强强对应,握掌成拳,才能发挥各自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凝聚成强劲的发展力,才能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并强势前进,努力实现“稳中求好,好中求进”的目标。
当前,从宏观层面,我们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的深度融合和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大潮已经起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矛盾亟待破解;从企业自身看,我们也面临着业态变化、环境变化、队伍变化以及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等带来的严峻挑战。可谓挑战和机遇同在,动力和压力并存。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存在能力不足、作风不强、精神懈怠等问题。一些企业领导人发展动力迟滞、工作作风懈怠、创新能力低下、应变能力落后,两级总部整合完成后也存在着引领服务、指导监督作用发挥不够等系列问题,反映的是领导班子素质能力、管理团队素质能力、执行团队素质能力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的不适应。
加强能力建设迫在眉睫。中国电建行进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征途上,处于加快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时期,和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我们最大的差距就在于能力。而“能力不足”则会导致我们或因不能精准研判形势而错失发展机遇,或因未能科学谋划和经营决策而丧失博弈能力,或因缺思路少办法、不履职无作为而丢失公信,从而面临“稳中有忧、稳中有险”的威胁。
能力不足,成因种种。囿于对传统模式和固有经验的承袭而固步自封,疲于对复杂多变形势的应对而墨守成规,怠于对自身修为的提高而不思进取,痹于对已有成绩的满足而自得自满,疏于对新领域新技术新模式的掌控而抱残守缺,以及耽于安逸舒适而碌碌无为,怯于应对挑战而消极懈怠等等。归根结底,是缺乏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担当意识,造成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博弈能力和执行能力的不足与低下。如果总部不加快实现从职能管理为中心到以市场和现场为中心的转变,不能科学高效地指导、帮助、督促、服务于市场营销和项目经营,集团很难稳定发展;如果决策层没有前瞻力、应变力、驾驭力,经理层缺乏统筹协调和指挥力,管理层和执行层缺失执行力和战斗力,集团很难持续发展;如果我们不能廉洁从业,勤勉敬业,取信于民,凝聚众力,集团很难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我加压,自抬标杆、自我超越。
加强能力建设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面对管理对象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竞争形势的变化,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因袭前人;不能僵化保守,一成不变;不能守株待兔、刻舟求剑,要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创新的魄力、创新的胆识,放大传统优势能力,创造领先关键能力,生成强大的综合能力。要把领导班子企业决策和企业运营能力提升、管理团队职业水平能力提升、员工队伍专业化作业能力提升,做为重中之重扎实做好,确保集团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加强能力建设要持之以恒。能力建设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策。要把能力建设置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建立健全能力培养、释放、强化机制,充实完善学习、培训、提升机制。以提高学习能力为起点,不断获取新知识、新能量、新理念、新方法,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放大强化,形成持久的发展能力。
面对能力不足,我们必须有刮骨去毒的勇气和精神。加强能力建设,则需“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胆识和魄力。只有以能力建设促企业改革、促企业发展,我们才能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进程中乘风破浪、奋发有为!(中国电建)